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
7月28日,四川南充市政府新闻办举行“全力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・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”主题新闻发布会的顺庆专场。
打一场经济发展翻身仗,是四川省委赋予南充的重大使命,也是南充市委的重大部署。2025年的时间进度条过半,作为南充的市辖主城区,顺庆在勇当经济发展翻身仗“主力军”过程中,有哪些“谋”与“干”?
发布会现场。(拍摄:何佳林)
五方面发力
经济发展稳中提质
“作为南充中心主城,顺庆始终把拼经济、搞建设作为首要任务,上半年交出了承压前行、稳中提质的答卷。”顺庆区委常委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、区委组织部部长李波介绍,上半年顺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1.3亿元,居南充市9个县(市、区)第1位,同比增长5.6%。
顺庆区搬罾蔬菜种植基地。(拍摄:何佳林)
李波介绍,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,顺庆区重点从五大方面发力:坚持工业挑大梁,实现新突破;坚持商贸稳大盘,注入新活力;坚持农业作贡献,绘好新蓝图;坚持项目作支撑,积蓄新动能;坚持干部拼在前,展现新担当。
顺庆区科创中心(拍摄:万家利)
尤其是在工业方面,牢固树立“产业为本、工业当家”理念,大力实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提升行动,制定工业经济“三十条措施”,上半年,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.5%,高于省市6.2、4.7个百分点。半导体零部件及高端装备制造等“一特两主”产业产值达71.8亿元。开展“暖心扶企”行动,解决企业用工、融资、物流等问题30个,兑现惠企资金2700万元;临江新区顺庆片区新拓展面积570亩,新建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,获评“省级特色产业园区”。
南充市中医医院临江院区航拍(排摄:刘益)
南充市医学科学产业园刷新建设速度
川北医学院即将启动搬迁
位于顺庆区搬罾街道的南充市医学科学产业园项目,是四川省重点项目,也是南充“大学城”核心项目。
“项目可用‘大、快、精、美’四字概括。”南充临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、南充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、临江新区顺庆管委会主任唐学亭介绍,该项目占地1820亩(相当于170个标准足球场),含37栋主体建筑,建筑面积60.3万平方米,配套90万平方米绿化(绿化率45%以上);拆迁18家企业、596户农房,面积17.4万平方米,是南充近五年拆迁规模最大项目之一,直接关系川北医学院2万余名师生,被列入2025年省政府重点督办项目。
项目建设以“快”破局,创下多项施工速度记录。2024年3月动工,2025年6月基本建成,仅用15个月。“精”品质彰显匠心追求,项目贯穿“中国风格、巴蜀气质”理念;图情信息中心“天心十道”布局融入“川”“北”元素,传承地域文化。
“目前,校园基本建成,红墙黛瓦与现代建筑交融。”唐学亭介绍,该项目入选省智能建造试点,获全国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竞赛一等奖,正冲刺“鲁班奖”。
“学校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临江校区搬迁启用工作方案,根据有关前置工作进展情况,具体工作安排将及时预告、科学统筹,确保各项工作准备充分、推进有序。”发布会上,川北医学院党委常委、副校长何永斌介绍,从9月起,川北医学院各职能部门、各教学科研单位将陆续搬迁入驻,迎接新老学生的到来。
老旧小区改造后的“幸福样板”(拍摄:何佳林)
“四大抓手”推动文旅发展
9月将举办群星演唱会
发布会上,顺庆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益萍就顺庆落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作发布。她表示,顺庆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四川历史文化名城,将发挥主城优势,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和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。
围绕 “一山两楼”,依托西山风景区、万卷楼、开汉楼,实施 “三国之源” 品牌提升计划,推进熊猫三国城等项目,以学术研究和科技赋能活化三国文化。
围绕 “一江碧水”,串联嘉陵江两岸消费场景,链接商圈与特色街区,发展首店、文创、夜经济,常态化上演《四季清晖》实景演艺,做响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品牌,融入巴蜀文旅走廊及嘉陵江旅游联盟。
围绕 “一方绿野”,依托青山湖、七坪寨等乡村资源,培育网红打卡地,开发民宿、露营等特色项目,推出农旅康养精品线路。
围绕“一抔热土”,依托川北行署及“两馆”红色资源,创新展陈与沉浸式体验,打造复合型旅游产品,联合川渝博物馆联盟培育红色研学品牌。
张益萍透露,顺庆区将计划9月中下旬在南充大学城举办群星演唱会,“诚邀大家实地感受顺庆文旅魅力,共同讲好顺庆故事。”
诚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