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失去光泽,皱纹越来越多,头发逐渐变白……随着年龄增长,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。除了这些外貌上的改变,不少人会发现体检报告上的“病”也越来越多。其实,很多“病”在医生眼中并不是病,只是衰老的正常表现,我们应该坦然面对,而不是过度治疗。
颈动脉斑块
颈动脉斑块是颈动脉内膜受损,脂类附着在受损处,再经过免疫细胞的参与,形成了斑块。我国40岁以上人群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达40%,60岁以上人群检出率达90%。颈动脉斑块就像用久了的水管壁上长水垢一样,是血管老化的自然过程。
【建议】如果超声提示斑块稳定,没有造成血管明显狭窄,说明发生脑梗的风险很低。心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发现斑块,也无需过于担忧,及时找专科医师治疗即可。
心脏瓣膜反流
心脏瓣膜是心房通向心室、心室通向大动脉的“单向门”,保证血液往一个方向流动。随着年龄增长等因素,心脏瓣膜会出现损耗,导致关合不严,血液顺着缝返回,即心脏瓣膜反流。我国老年心脏退行性瓣膜病患病率达13.4%。
展开剩余67%【建议】如果瓣膜有些钙化和少量反流,但没有基础病,则无需治疗。轻度反流,没有不适,控制好基础病即可。中到大量反流,影响了心功能,则要进行瓣膜修复或置换。
左室舒张功能不全
随着年龄增长,心肌细胞弹性下降,顺应性降低,会导致心脏舒张下降,这是心脏老化的表现。约半数70岁以上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舒张功能不全。
【建议】如果没有不适和基础病,无需过度关注和治疗,定期复查即可。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冠心病等慢病患者,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,并定期复查。
前列腺增生
这是男性常见病,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,50~60岁发病率约20%,60~70岁达50%,80岁时达83%。
【建议】早期通过保守治疗观察等待,或口服药物缓解症状,日常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即可。如果下尿路症状已明显影响生活质量,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配合药物治疗,才考虑外科手术。
结节
很多老年人身上会有一些结节,可出现在皮下、肺部、乳腺、甲状腺等部位。结节的病因不明,可能与瘢痕、炎症反应、良性肿瘤等有关。临床中检出的绝大部分结节直径在1厘米以下,恶变几率非常微小,95%以上是良性。
【建议】良性结节无需过多干预,早期2~3个月复查一次,如果没有变化,可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。如果结节在形态、大小上有变化,一定要及时到专科就诊。
囊肿
人体多个器官、皮肤、关节等都可能长囊肿,如肾囊肿、肝囊肿、关节囊肿等。有些囊肿随年龄增加而检出率上升,如单纯性肾囊肿,50岁以上人群超声检出率6.23%~24%。
【建议】大多数囊肿无症状,进展缓慢,无需治疗,定期监测即可。过大、复杂性的囊肿则要提高警惕。
骨关节退行性改变
随年龄增长,人体合成胶原蛋白能力下降,关节易出现疏松、增生,韧带弹力减退及钙化,关节软骨磨损破坏及关节间隙变窄等现象。这是正常衰老过程,约半数65岁及以上老年人有骨关节退变的表现。
【建议】日常要减少关节负重和过度大幅度活动,适当锻炼;多吃富含钙磷的食物,如牛奶、绿叶菜、豆制品等;多晒太阳,必要时补钙。
北京老年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 樊燕琴 吴梦瑶 整理
“岁月华章”银发风采展示
来源:大众卫生报·网站
发布于:湖南省诚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